要说教育公平,首先要了解教育的意义以及我国的教育的现状。
首先,教育的意义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、优质的高等教育;目的是让更多贫困地区的人走出来,接受高等教育,等到学有所成,参与到建设家乡的队伍中去,进而促进本地区的发展。
再者,因为我们国家中东部省份,相对来说交通便利,经济发达,人们受教育程度高、教学质量高。而边疆、西北内陆等省份由于交通不便、地理因素等原因,导致经济发展缓慢,教育水平也相对来说低;还有,全国教育资源也是中东部丰富,边疆、西北地区不足。
而我们国家从全局出发,全国教育一盘棋,不能顾此失彼,既照顾偏远地区、又合理布局中东部的教育,所以说,从全局来说,现在的高考教育是很公平的。
国家的政策照顾偏远地区和教育资源不足的省份,大家尚可理解,但为什么教育质量差不多的中东部、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,在用同份试卷考试时,分数线还是差别很大哪?我来和大家简单说下:
第一,教育质量参差不齐,有差距的。这点大家很好理解,也包括我以上所说的,中东部和西部以及边疆地区的差别,中东部、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同样差距同样明显。以边疆地区、落后地区举例最好理解,这些地区本身教育资源有限,师资有限,优秀教师资源更是严重欠缺,教育质量自然没办法与教育强省(市)比,同份试卷考试,这些省份学生的总体成绩也会差别比较大的,分数线自然就低。同样的道理,教育强省之间也会出现类似于这种情况;
第二,报考人数相差比较大。因为参加高考的人数的巨大差异,也造成了录取分数线不同。简单点说,两个教育水平不分伯仲的省份,他们在全国上本科的名额是固定的,录取率也差不多,也就是说考生越多的省份名额越多。如果A、B两省份教育质量一样,在全国本科院校的录取率一样,其他因素不考虑的情况下,A省是5万人高考、1万人上本科,B省是10万人高考、2万人上本科,这样就会出现B省上本科的分数线高于A省;
第三,高校数量的差异。因为教育是非营利性的,高等教育更是如此。一般来说高校的资金来源是地方(也就是省),之后是教育部或其他部门,也就是说,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所在的省,而高校又是非营利性的,这就要求省里花更多的钱来支持本地区的高校发展,那大家也就很好理解了,这也就是高校所在的省份会大量录取本省份学生的原因,不可能花本省的钱来培养外省的学生,谁也不愿意把羹分出去,毕竟财政是取之本地区、用之本地区,也好给本省人民交代。同样,一个省好的大学越多,他的优势越明显,上本科的学生越多。举个例子,河南省是全国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,125万考生,但211名校只有一所;北京地区高考人数5.4万人,但211大学26所、985大学8所,无论怎么样这些大学在北京录取人数也会远远多于河南,这也是对北京市负责。假如两地区试卷一模一样,北京学生成绩再差、河南学生成绩再好,北京的分数线也会远远低于河南的;
第四,高校招生政策的差异。高考考试是公平的,但各高校在各省的录取人数上是有一定自主性的。
所以说,同份试卷,不同省份录取分数线相差大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高考是很公平的,即使她现在还有很多不尽人意、需要完善的地方,但我们要坚信她的公平性,也要给完善的时间。

Ai测评知识漏洞扫描,精准有效提升,领取试学体验账号,添加 微信:16621394119 备注:Ai测评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11jbtm.com/308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