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接上文)
三、平行志愿的误区和“坑”
(一)家长对平行志愿理解的最大误区就是“平行录取”。“平行志愿”不是“平等志愿”也不是“平行录取”,在今年接触到的一些家长中,有些认为平行志愿是完全平行的,A志愿不能录取,就录取B志愿,然后依次类推。像前面讲的小明同学,小明家长就认为D志愿北邮不服从调剂,即使北邮不录取,后面的E志愿、F志愿也会录取。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,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,对每个考生而言还是只有一次投档机会。平行志愿的愿意是如果没有投到A志愿学校,那么就投B志愿学校,依次类推。
文中开头提到的滑档考生就是这种情况,该考生第一志愿报了四川师范大学(河南体育志愿是“院校+专业”模式,可报9个平行志愿),但身体条件没达到要求(男生身高要求不低于170cm),考生当时看到这个条件了,但是没在意,以为平行志愿就是平行录取,前面的录不了,后面的还能录取,结果被投档到四川师范大学,由于不符合身体条件又被退档,此时后面的学校已经录取结束(这就是一轮投档),本批次滑档。所以只能报征集志愿(体育生文化课分数偏低,常规本科更难),结果发现征集志愿主要是公费师范生(有户籍要求,不能报)和民办高校,懊悔万分,要么上民办(录取也存变数),要么复读。
(二)平行志愿的顺序重要吗?关于平行志愿有个经典例子, A同学670分,第一志愿是上海交大,B同学671分,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,第二志愿是上海交大。现在上海交大只剩一个名额了,那么是录A还是B呢?好多人都知道正确答案是录B同学(前提是B同学没有被清华大学提提档),也就是分数优先。那么平行志愿的顺序是不是就不重要了?当然很重要,横向跟别人相比顺序不太重要,因为是分数优先。但是纵向自己比的时候顺序就很重要了,因为哪个在前面就先录取哪个院校。比如下图这个志愿表(这个志愿表的学校、专业合理度暂不评判),在检索该生志愿时,如果此时中南大学已录满,华东理工大学还有名额,那么考生就被投到华东理工,后面的学校就没机会了(即上了华东理工的车辆后,车票就被烧掉了)。

某考生的志愿表
(三)平行志愿最大的“坑”是什么?
最大的“坑”其实就是专业调剂,尤其是不合理的“冲、稳、保”。出成绩后春风得意,冲学校时意气风发,被调剂时如丧考妣,当得知被调到“冷门”专业时万念俱灰,哭喊着要复读!这一段话是有些考生的真实写照。
前面讲过服从专业调剂可以避免退档、滑档的风险,但带来的结果就是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。这个“坑”目前无法从根本上避免,只能通过经验和技巧在最大程度上克服(今年我指导的15名考生,已出录取结果的10名考生中无一被调剂,基本上都被录取取前3个专业,只有1人录取到第4个专业)。
当然随着考生的“觉醒”,避“坑”的同学和家长越来越多(关于避坑技巧随后专门再讲),也就出现了前几篇文章写的985、211名校断档的情况,这是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,目前只能靠经验和技巧来克服。根本解决只能寄希望于新高考改革,如果是“院校专业组”模式,院校可以合理设置专业组,让“保专业”的考生去冲“热门”专业组,让保学校(名校)的考生去“冷门”专业组,最终各取所需;如果是“院校+专业”模式,那么将彻底避免专业调剂,使每一名考生都能录到自己心仪的专业(这种模式会使高校面临新的挑战,一些“冷门专业”究竟如何发展需认真考虑,目前只有5个省份实行这种模式),最终通过新高考改革,克服现有弊端,真正优化高等教育资源。
Ai测评知识漏洞扫描,精准有效提升,领取试学体验账号,添加 微信:3159168157 备注:Ai测评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11jbtm.com/331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