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哈佛校训有这样一句话:“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。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——学习也无法征服,还能做什么呢? ”
在我们的人生这条路上,“学习”一直陪伴我们成长,从出生时说话走路、读书时知识学习与考试、再到公司就职等,都离不开“学习”两个字。
可见,“学习”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。但,许多人就为这两字犯了难。

廖恒的《极简学习法》给出了答案,告诉你学会很简单,只需三步。
作者在深度采访了,上百位清华北大学霸后发现,大多数考入清北的学生,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对的学习方法。
作者抽丝剥茧,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大多数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。
任何的学习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精准输入、深度消化、多元输出。

精准输入
请回想一下,你平时学习一个新知识点,是不是都是这样?翻开书本,逐字逐句的去看。
其实这个是我们大部分人常犯的一个错误,因为这样,你不仅掌握不了重点,最后还记不住讲了什么。
那,要怎样才能做到精准输入呢?
.学习有目的:
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·帕累托,在研究财富与收入的时候,帕累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法则:20%的人拥有80%的财富,这就是帕累托定律。
而帕累托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活的许多方面。
学习也同样,只有20%的内容是重点,剩下的80%则可以忽略不计。
比如,你阅读一本书,你可以想一下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?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?
然后再针对你所提出的问题,去书中找答案。
在这个过程中你只要找到你要解决的问题,与之无关的内容都不用去看。
.拥有倒推思维:
什么是倒推思维呢?
倒推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以结果为导向。
或许你不太明白,我们举个例子。
假如说,你的目标是考入清华大学,那你就要看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是多少,平均每科分数需要达到多少。
然后你再根据这个分数,去明确自己每一科成绩要达到多少分。
在综合自己之前的分数,看那些是达标的,那些没达标,再去制订下一步学习计划,为了达到这个分数我需要做什么。
再举个例子,假如你明年的目标是开始写作,并达到1万+的粉。
那么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些什么?
第一步:开始写作,确定你的写作平台、方向、内容。
第二步:拆解具体目标,每个月要写多少篇文章、每篇文章需要增长多少粉。
第三步:为此你需要做那些事,列如读书、拆解对标账号文章、仿写标题、收集写作素材等。

.学习3步走:
河南农村的有个家庭,爸妈仅有小学文化基础,但最后却教出北京大学的姑娘。
其实她考上北大,关键离不开妈妈教的学习步骤。
她的妈妈在她上小学时,每天让她上学前,先把当天要学的知识看一遍,并标出不懂的地方。
上课时认真听课,着重听那些不懂的知识。
放学后,妈妈让她先将今天学习的知识复习一遍,再开始做作业。
之后,她一直保持着妈妈教她的学习步骤,最终考上了北大。
任何的学习都可以用这三步:学前预习、学中有目的、学后复习。

深度消化
.有一个好的心态:
曾经的我,做事总是3分钟热度,一方面是看不到效果,一方面是来自于他人的评价,所以很难坚持下来。
有这么这几件事:
看到别人的字写得特别漂亮,于是打算开始练字,可是坚持了一段时间,没有看到太大的进步便放弃了;
看了董卿的《朗读者》这个节目,瞬间觉得读书的人,由内而外都散发着才华与气质。之后读书也列入了我的计划当中,可读了一段时间的书,也没有看到效果,就不了了之了;
当我想去报名学习健身教练时,家人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,并对我作出评判:“你不行”,之后就没了下文。
直到2022年我又一次觉醒了,继续读书才发现一个问题:不是你想放弃,而是你始终没有肯定自己。
所以,许多时候,你的愿望就这样被磨灭了。
而现在,我依然保持每天的阅读与思考,在时间的复利下,我的认知思维也得到了提升。
“如果你想去做什么,那就努力去争取,时间会告诉你答案,前提是你需要相信自己”
.精准自查:
有时候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:
明明自己已经学过这个知识点,到了关键时刻就掉链子;
明明平时自己的成绩水平还不错,一到考试就发挥不好;
如果有以上问题,可能是你的某些知识点没有吃透,书中介绍了三种方法让你去自查。
.清单式自查:根据书本章节对照,还有哪个点不懂,没理解的。
.结果自查:根据输出结果自查。
.他人帮测:如果你自己无法作出判断,可以让高人帮你查看问题所在。
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后,就针对薄弱或没理解的地方继续消化学习。

多元输出
之前读到的一段话:
通过阅读得来的信息,大脑大约能记住10%;听来的信息,大约能记住20%;图片获得的知识,大约能记住30%;边听边看,大约能记住50%,如果接收信息后,向他人讲述,大约可以记住70%;经过实际应用,大约能记住90%。
好的学习,不仅需要输入,还有有输出。
.讲出来:
把你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话,讲给他人听、自己听,或者写出来分享给更多的人。
当他们听懂了、明白了,说明你对这个知识点也理解透了。
如果无论你怎样讲,他们都没办法理解,那可能你的学习还不到位。

.做出来:
当你学习了一项新技能,比如给PPT增加蒙版效果,那么你此时需要离开学习区,重新做一遍,过程中没有卡壳的情况,就说明你已经掌握了。
针对考试的题也是一样的,你可以选择去刷题。
.实际应用:
实际应用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举一反三”,当你知道这个东西后,还能应用于其他的地方。
学习是为了,解决我们生活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。
之前我学了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四个步骤:接受、观察、命名、教育。
后来我发现,这个还可以用来控制情绪。情绪就如同人一样,你越发反抗,它越演越烈。
所以四步走,接受我们的情绪、观察什么情况会激发你的某种情绪、给情绪命名、最后是教育它,告诉它你要怎么做。

结语
学习就是这么简单,先输入,再消化知识,最后输出。
如果你有学习上的困惑,那么不妨按照以上三个步骤来学习,你将会进步得更快!
有这么一句话:“取得成功的人是跟他人学习方法,不成功的人只跟自身学习方法。”

作者介绍:
小雨,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。专注于读书写作、个人成长、小白理财。关注我,共同成长、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Ai测评知识漏洞扫描,精准有效提升,领取试学体验账号,添加 微信:16621394119 备注:Ai测评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11jbtm.com/3413.html